胡中韬
已经得到个称赞     给我点赞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教师英文名称:Zhongtao Hu
  • 教师拼音名称:Hu Zhongtao
  • 电子邮箱:
  • 入职时间:2023-04-28
  • 职务:Associated Professor
  • 性别:
  • 联系方式:zhongtaohu@buaa.edu.cn
  • 毕业院校: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物理学
    基础医学
  • 个人简介
  • 研究方向
  • 社会兼职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团队成员
  • 其他联系方式

胡中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专注于跨颅精准聚焦超声技术的原创性突破与临床转化,面向脑疾病无创治疗这一世界级挑战,聚焦“如何跨越颅骨复杂屏障,在可控、无创、可验证的框架下实现对深部脑功能的精准调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构建了从声学理论、结构化波前调控、智能声场优化到脑功能干预、血脑屏障开启与神经疾病治疗的完整创新链条。入选教育部海外引才计划、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计划。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北航敢为行动计划、前沿交叉基金等科研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自然重大仪器专项、NIH R01等多项重要国家级或国际科研项目。在PNAS、Phys Rev Appl、Utrasonics、Sci China Phy Mech、Nature MetabolismJASA、IEEE-TUFFC、IEEE-TBME、JSV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30余篇。授权/在审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包括中国专利16项,美国专利3项,PCT专利1项,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专利各1项),其中三项专利已成功转化应用,转化的医疗仪器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证。部分研究工作被科学日报(ScienceDaily),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美国物理学会(PHYS.ORG)以及中国科学院官网等50余家国内外媒体报道。曾多次受邀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及科研机构作报告,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和主题演讲,并担任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和分会场主席。此外,担任包括Nature Comm.、JASA、Ultrasonics、UMB、Ultrasonics Sonochem.、声学学报以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多个领域内知名期刊审稿人/客座编辑/编委。曾获得戈登会议最佳学术报告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等奖项。受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博士研究生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专项行动特派员。获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导师”,指导学生荣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25年)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第九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以及研究生校级优秀学生等。


研究方向

1. 跨颅声波传播理论与仿真计算

研究声波在异质颅骨和脑组织中的传播机制,融合生物力学建模与高性能计算,构建面向个体的声场预测与校正框架,为精准聚焦提供理论基础。

2. 结构化声场调控与智能优化

发展基于艾里波、声学涡旋、编码超结构等结构化波前控制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调控参数优化与靶点匹配,实现深部脑区的高精度非侵入刺激。

3. 面向脑疾病的个体化无创干预系统

聚焦神经调控与血脑屏障开启等关键应用,开发集成多模态影像(MRI/CT/fMRI)与AI辅助决策的智能超声干预平台,推动帕金森病、抑郁症、脑卒中等脑疾病的精准治疗。


招生信息

欢迎具有生物医学工程、声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加入!课题组与国内外多家顶尖医学机构、实验室保持密切合作,提供国际联合培养、跨学科交叉研究与产业转化实践等多维度发展机会,打造科研与成长并重的学术平台。

有兴趣的同学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期待与你携手探索无创脑科学的未来!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