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 宋凌南 ( 副教授 )

    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songlingnan/zh_CN/index.htm

  •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任职:准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 Research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研究领域 Research

应用于植入型神经传感和脑机接口 (BMI) 系统的微型天线及系统

  脑机接口系统的开发是一个新兴的多领域交叉研究课题。设计微型天线系统,与植入体内的微小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实现高效耦合以完成无线能量和数据传输,是该领域目前的重要技术目标之一。针对该目标,我们提出了基于RFID反向散射方法的天线系统。外部传输天线和内部植入天线间的能量及数据交换基于近场电导耦合。类似于传统被动式RFID标签的工作机理,植入系统的神经采集电路由植入天线接收的能量所驱动,而根据采集到的神经信号调制植入天线的端口阻抗则能够实现数据链的建立。


基于液态金属及3D打印微流体的宽带、多极化可重构天线

      随着无线通讯标准不断的更新换代,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对于信道的承载量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使得天线及射频/微波电路的可重构性成为了重要的设计方向。该项研究的目标是开发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和高精度的Polyjet 3D打印微流体实现的连续可重构平面天线及微波电路结构,实现宽频带频率重构、方向图重构、及多线极化、双圆极化重构的目标。实验证明了该调谐方法在调谐范围,可实现状态数量,功率承载能力等性能方面,相比基于半导体器件(PIN二极管,varactor等)的调谐方法具有一定优势。


基于柔性材料的具有可拉伸、可逆形变的可穿戴天线

      具有机械柔性的新型材料在开发可穿戴设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提出的无线人体局域网(WBAN)的概念,在先进医学检测及诊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其中柔性可穿戴天线在系统功能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研究基于PDMS-银纳米线材料、导电纺织材料、3D打印技术等,针对设计可穿戴天线中的人体生物电磁效应、机械弯折效应、新型材料及新型工艺特性表征等方面,为设计下一代具有更高人体兼容性的可穿戴天线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版权所有 2014-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3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电话:823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