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师从沈劭劼教授。曾任大疆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工程师。研究领域包括,1) 无人机,足式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和协同智能(含强化学习,未来主要发力方向)2)无人机集群的状态估计,协作与分布式SLAM(CSLAM)(传统优势项目);3)自主无人机集群系统(传统优势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and ICRA, IROS, 等多个机器人顶刊顶会发表论文并担任审稿人;并发布了包括D2SLAM,Omni-Swarm,VINS-Fisheye,FoxTracker在内的多款开源算法和软件。
徐浩博士曾获国际机器人学顶级期刊IEEE Transcations on Robotics最佳论文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含港澳台)团队。
“飞行通用智能研究组”由徐浩老师领导,隶属于无人系统研究院董希旺院长集群智能实验室及无人机所微型蜂群团队。面向2025年春季至2026年,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我们拥有充足的经费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包括且不限于,在学院路校区内配备超过2000平米的动捕飞行测试场,各类无人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实验平台一应俱全。研究组位于海淀区四环内的学院路校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我们期待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携手,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通用智能以及基于这两项技术的足式/无人机异构集群研究。
我们希望你具备以下条件:
思想品德:爱国敬业,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硕士研究生,能保研或考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满足学校及研究院的相关录取要求和通过相关流程;对于博士研究生,满足北航博士招生的基本要求:https://yzb.buaa.edu.cn/info/1036/3231.htm
学术背景: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机器学习、SLAM等方向有经验或兴趣者优先;同时欢迎数学、物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同学跨考。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强,曾参与 Robomaster 或各类无人机比赛者优先;能进行机器人系统组装、焊接、3D打印,对航模或机器人熟练操作者更佳;对实验有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态度。我们强调“没有实物实验,就没有真正的机器人学和具身智能”,若不喜欢与真实机器人打交道,请谨慎考虑。
自学能力:入组后能积极参与组内自学计划并打好理论与实践基础。若能熟练使用 ChatGPT/DeepSeek 等工具,并能让 AI 在编程中发挥90%以上的工作量更受欢迎。
科研成果:对于报考博士的硕士同学,如曾在机器人顶级期刊会议(TRO/TMech/JFR/RAL/CORL/ICRA/IROS)或机器学习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顶级期刊会议(TPAMI/NIPS/CVPR/ICCV/ECCV/Siggraph)发表过论文或取得成果者,将优先考虑;在机器人/自动驾驶行业头部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大疆,华为,阿里,美团,宇树等有>2年工作经验的硕士优先考虑;同时根据本科成绩,专业方向,择优录取直博学生。
申请方式:
请将简历发送至本人邮箱 xuhao3e8 AT buaa DOT edu DOT cn,邮件标题格式为:
【硕士/博士-2025/2026秋季】张三-XXX大学-大四/研二申请信,例如【博士-2025秋季】张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四申请信
邮件内容中请包含自我介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及不超过1000字的研究思路。
若研究思路明显为纯AI生成、缺乏个人想法,或未按要求格式发送,可能会被直接忽略。
我们期待与热爱机器人、通用智能、具身智能的同学,做出一些改变世界的成果!如有问题或想进一步了解,欢迎通过邮件咨询。祝各位申请顺利,也期待未来在实验室的愉快合作与科研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