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 张波成

    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zhangbocheng/zh_CN/index.htm

个人简介

研究员,省级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气动弹性、结构动力学和飞行器设计等,具体有飞机智能结构气动弹性机理分析与设计、颤振分析与设计、静气动弹性分析与设计、结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风洞模型设计与制造技术、缩比飞行试验技术等。在远程宽体客机前期论证关键技术攻关项目、C929型号研制关键技术项目、未来型号预研项目和民机专项预研等项目中担任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担任Journal of Aircraft、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等期刊审稿人 。

欢迎力学、机械、航空、结构动力学等相关专业报考课题组研究生。课题组在杭州校园具备气动弹性大型和轻型实验室,满足学生、博士后以及科研人员实验需求。

飞行器气动弹性是研究飞行器在气流中的力学行为的学科,揭示气动力与弹性机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理,涉及飞行器的气动力、弹性力、惯性力、控制力以及伺服系统等

本人参加了多项国家级民机项目,工程经验丰富,可以为同学们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学术和工程技能,较早地接触飞机设计工程案例。

致力培养具有前沿视野、贴合工程需求的航空专业人才。



联系方式:zbchz@buaa.edu.cn


代表性论文:

(1)Transonic Flutter Analysis of the AGARD 445.6 Wing in Frequency Domain Using the Euler Metho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Zhang Bocheng*, Ding Weilong, Ji Shengcheng, Zhang Jiazhen. 2016、卷: 10 期: 1 ⻚: 244-255;

(2)复材蒙皮的硬涂层阻尼减振设计与优化方法、北航学报、张波成*等、2020、46(8): 1469-1475;

(3)Aeroelastic two-level optimization for preliminary design of wing structures considering robust constraint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Wan Zhiqiang, Zhang Bocheng,duziliang,Yang Chao*、2014、27(2):259-265;

(4)A Method for Static Aeroelas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High-order Panel Method and Modal Method,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Yang Chao, Zhang Bocheng*, Wan Zhiqiang, Wang Yaokun、2011、54(3):741-748;

(5)Static Aeroelastic Analysis of a High-aspect-ratio Wing Based on Wind-tunnel Experimental Aerodynamic Forces.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Wan Zhiqiang, Zhang Bocheng*, Yang Chao, Xu Yan、2011、54(10):2716-2722;

(6)Load calibration experiment analysis for scaled model of large aspect ratio wing (ID: AE1007),the 202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MAAE 2022), Qiaozhen Sun, Bocheng Zhang, Haoqian Yuan.

(7)Zhang Bocheng. Low Speed Flutter Wind Tunnel Experi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Binocular Vision System. IEEE ICICSP 2024 conference.

近期科研项目:

(1)飞翼**动力学机理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25-2026年,主持;

(2)某旋翼铰链力矩与气弹响应计算,横向项目,2024-2025年,主持;

(3)***飞行试验的民机颤振及动力学特性综合验证研究子专题,国家部委,2017-2022年,主持;

(4)***颤振预估技术研究子专题,国家部委,2020-2024年,主持;

(5)基于增材制造的机翼低速颤振风洞模型设计制造与验证,型号关键技术攻关,2018-2022年,主持。

专利:

(1)一种机翼低速颤振风洞模型的制造方法,1/4;

(2)一种机翼风洞模型制造方法及机翼风洞模,1/6;

(3)一种机翼风洞模型,1/6;

(4)飞机小翼的颤振风洞模型,2/6;

(5)一种飞机发动机模型,2/6;

(6)一种机翼颤振参数化建模分析系统V1.0,2/3;

(7)一种复合材料蒙皮结构的硬涂层阻尼减振方法,1/5。


图片1.png

教育经历
  • [1]. 2006.9 -- 2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设计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学位

  • [2]. 2002.9 -- 2006.7

    国F科技大学       空间工程       大学本科       学士学位

社会兼职
    [1].

    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

版权所有 2014-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3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电话:823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