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yuyiqun/zh_CN/index.htm
1. 联合国际上多个研究课题组对地球内磁层灾害性空间天气--在轨卫星表面充电环境进行预报。该工作被AGU Space Weather期刊选为封面文章【2019】【北航/SSE报道 】【LANLScience Highlight】【RBSP卫星计划Selected Science Highlights (2019)】
2. 实现了内磁层环电流模型与电离层-热层传输模型的双向耦合,推进了MI coupling体系因果关系的自洽模拟,发现了D区电离层中电导率的双层结构 【2018】。【详见最新电离层-磁层耦合模型的文章】
3. 发现了磁尾高速流对内磁层环电流体系的全球扰动模式,即在内磁层中激发多个漩涡,并相应地从环电流中转向而产生场向电流(FACs),极大地改变了西向环电流的常见形态【2017】。【详见磁尾高速流与内磁层电流体系的影响文章】
4. 创建了具备与高能等离子体自洽作用的电磁场的内磁层模型RAM-SCB-E,摈弃了原有的不自洽电场模式,推动了内磁层模型的发展【2017】。【详见新模型的相关文章】
5. 研发了地球空间全球磁层数值模式中基于磁层粒子沉降的电离层电导率自洽计算方法,在数值模型中实现了从内磁层与电离层的自洽耦合物理过程,为预报空间天气做出重大贡献【2016】。【详见粒子沉降耦合的相关文章】
6. 研发了LANL*工具,用以高效率快速计算辐射带研究中的关键参数 —— 第三绝热不变量L*。该工具被美国宇航局的科研协调模拟中心(CCMC)收录并向全世界开放使用【2012】。【详见CCMC/LANL*应用】,【下载LANL*源代码】,【详见LANL*工具的相关文章】【LANL Science Highligh】
7. 建立了一个计算地表磁场扰动的数值模拟工具,并发现了电离层电势对行星际扰动的延迟效应。两个工作均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空间天气期刊评为亮点工作(Editor's Choice)【2009,2010】。【详见地磁扰动计算工具的相关文章】 ,【详见延迟效应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