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shenshihang/zh_CN/index.htm
从事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发展原子核第一性原理计算框架,关注原子核结构、几何形状、相对论效应、密度泛函、人工智能等方面。主要成果包括:发展了首个自洽相对论第一性原理框架研究有限原子核,发现相对论效应能够极大改善原子核性质描述,就相关进展受邀撰写《Progress in Particle and Nuclear Physics》综述;在第一性原理框架下提出基于坐标空间核子分布信息研究原子核形状的新方法,揭示了碳-12元素不同核态的几何形状特征,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成功解释氦-4原子核跃迁实验与理论预测的长期分歧,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招收硕士、博士、博士后,欢迎对理论物理、原子核理论、高性能CPU、GPU计算、人工智能在计算物理中的应用、核物理相关交叉应用等感兴趣的同学联系。
附写给想来报考的研究生同学的一些想法:
培养目标将着重以下方面能力:文献调研、理论公式推导、编程、英语、报告、写作、团队合作。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项或某几项上能力较弱,不用担心,培养的目标就是要提升你的能力,而不是已经十全十美了才来学习。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积极热情的心态,发自内心愿意去努力提升每一项能力,真心热爱科研。注意到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我自己曾经在读研的时候思想比较简单甚至狭隘,认为做科研就是把一个物理问题解决,只要我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很牛,把问题解决就行了。随着工作的深入越来越意识到这些能力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关键,不夸张地说有时候甚至能直接决定命运。所以请一定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
下面聊一聊读研这个事,以拿到学历为目标,完全没问题。做科研不能只讲情怀,但如果完全对科研没兴趣,那将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此对想来学习的学生我不会对具体某项能力作要求,但要求主观态度要积极。不说多么热爱科研,但至少有一些兴趣,对于我们要去解决的数学、物理、或者计算问题有一些内在的动力。遇到困难不用担心,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慢慢从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方法。到读研这个层次,需要从学习知识转变到学习方法了,把方法掌握,才能解决今后遇到的一个接一个新的问题。另外一个注意的点,我们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同时要有理有据,建立在现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如果一来就想推翻xxx体系做个轰动性的“大工作”,那我这里可能不适合你。我这里更加强调扎实、基础的“小工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最后在授予学位的时候,我们能做到问心无愧,对得起这个学位。
关于组内的学习和生活,我希望保持轻松但是严谨的氛围。轻松是指,一开始可以很多东西不懂、很多做得不好,我不会指责;工作和休息同等重要,我不会要求加班加点的干活。严谨是指,做得不好但是要认识到为什么不好,怎么改进;休息很重要但是休息不能和工作混在一起,白天工作时间就认认真真学习和工作,而不是边刷刷电视剧边跑跑计算。另外就是身体是一起的基础,我个人一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每周运动锻炼身体,我也强烈建议同学们如此。
北京大学  物理学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
中山大学  软件工程  大学本科  学士学位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博士后
意大利米兰大学 博士后
香港大学 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