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 刘笑宇 ( 教授 )

    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liuxiaoyu/zh_CN/index.htm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任职:生物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党支部书记
  • 其他任职: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员(Honorary Research Fellow),国际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康复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工程专委会委员,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医养与智慧康养管理专委会顾问等
个人简介

刘笑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生物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党支部书记。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员(Honorary Research Fellow),国际华人生物医学工程协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康复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康复工程专委会委员,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医养与智慧康养管理专委会顾问等。

在科研方面,研究关注于将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应用于神经康复、疾病诊疗与人机交互的机理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包括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感触觉信息反馈的假肢运动闭控制”(课题)、“多模态参数反馈与自适应主动交互控制技术研发”(子课题),“生物材料及器械安全有效性评价关键技术研”(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上肢虚拟康复的力触觉作用及其整合机制研究”(面上)、“基于力场适应性运动再学习的脑卒中康复新策略:框架设计、机制分析及临床验证”(面上)、“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面上)、“组织愈合中的应力分布特征对胶原纤维重建的影响机制”(青年)等;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包括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与反馈技术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前沿项目)、“基于腕关节运动学及生物力学表征体系的人工全腕关节假体研发和制备”(重点专项、联合负责人)、“面向全髋关节置换的 AR 可视化导航系统集成及其关键技术研”(重点专项,联合负责人)、特区专项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40篇余篇,覆盖领域顶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封面论文(SCI一区,中科院TOP)、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SCI一区,中科院TOP)、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SCI一区,中科院TOP)、NeuroImageSCI一区、且医学影像分区排名第1,中科院TOP)、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SCI一区,中科院TOP)、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CI一区)、Virtual RealitySCI一区)等,提出了基于力触觉的多感觉整合模型,揭示了多感觉交互行为的异常表现及大脑响应机制,阐明了力反馈、虚拟现实技术等提供的多感觉协同调控对神经功能重塑的促进效应。申获发明专利20余件,软件著作4项。其中,“智能虚拟现实寻路系统支撑国家西部地区康复应用与示范的重大科研战略任务,已完成500例的临床应用,证据表明该系统可为轻度认知障碍提供早期筛查;力反馈训练与精准调控系统在国家级康复医院完成160例脑卒中临床验证,证据表明患者上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规范与使用标准。自主研发“具有多感觉精准刺激与调控康复机器人”,可提供感觉反馈准确率超95%,已通过国家级医疗器械质检中心检测,并完成超200例临床测试,对标同类机器人康复效果提升68%;该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2021年),2次受邀参加中国国际服贸会展(20222023年),在北航校博物馆永久陈列,被人民日报、光明网等报道。

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践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贯通医学需求与技术创新,提升跨学科融合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强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致力培养具备突破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交叉人才。重点授课包括《生物力学》(本博贯通课)、《康复工程与医疗机器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核心课)、《肌骨系统生物力学》(本科生核心课)、《生物力学实验技术》(本科生核心课)、《生物力学》(本科生辅修学位课)、《医学虚拟现实技术》(本科生专业课)、《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研究生核心课)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生物力学》核心成员(排名7);出版十四五规划教材《虚拟现实康复原理与应用设计》(副主编)、《骨肌系统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章节一作)、《Biomechanic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n Musculoskeletal System》(章节一作)等。指导学生入选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参会资格(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全球仅80名、且为北航首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竞赛一等奖(2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优秀竞赛论文(2次)、冯如杯一等奖等奖励;协助指导本科生获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启研计划等。

欢迎机电、力学、控制、康复工程、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类学科背景的同学加入课题组(博士、硕士及本科)!联系方式:x.y.liu@buaa.edu.cn


教育经历
  • [1]. 2008.9 -- 2014.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 2025.7 -- 2025.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党支部书记      教授

  • [2]. 2020.7 -- 2025.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 [3]. 2014.12 -- 202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讲师

  • [4]. 2013.9 -- 2014.2

    斯特拉斯特莱德大学      科研助理

  • [5]. 2012.2 -- 2012.8

    马德里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科研助理

社会兼职
    [1]. 2019.6 -- 2022.8

    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员

    [2]. 2021.12 -- 2022.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分委会委员

    [3]. 2022.7 -- 2022.8

    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委员康复工程专委会委员

    [4]. 2019.8 -- 2022.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分会委员

    [5]. 2019.8 -- 2022.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康复人机学组委员

其他联系方式
  • [1] 微信 :
  • [2] 邮件 :
版权所有 2014-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3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电话:823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