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公地点:第一馆213办公室
在职信息:在职
主要任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邮箱:
于海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11年博士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2011-2014年于慕尼黑工业大学(TU Munich)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从事自旋电子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旋波电子学、热自旋电子学、自旋波量子计算等。讲授本科生课程《微电子物理高级理论》、研究生课程《自旋波电子学前沿》、暑期学校课程《自旋电子》等。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8名,硕士生6名。发表SCI论文七十余篇,他引3000余次,代表性工作包括:
通讯作者身份:
H. Wang, M. Madami*, J.-Ph. Ansermet*, G. Gubbiotti*, H. Yu* et al. Phys. Rev. X 13, 021016 (2023).
H. Wang, J.-Ph. Ansermet*, C. Song*, H. Yu* et al. Phys. Rev. Lett. 130, 096701 (2023).
L. Sheng, H. Yu* et al. Phys. Rev. Lett. 130, 046701 (2023).
J. Zhang, S. Maekawa*, D. Grundler*, C.-W. Nan*, H. Yu* et al. Nature Commun. 12, 7258 (2021).
Y. Zhang, H. Yu*, Z. Luo*, K. Shen*, J. Zhang* et al. Phys. Rev. Lett. 127, 117204 (2021).
S. Tu, H. Yu* et al. Nature Commun. 11, 2023 (2020).
H. Wang, H. Yu* et al. Phys. Rev. Lett. 124, 027203 (2020).
C. Liu, J. Zhang*, H. Yu* et al. Nature Nanotech. 14, 691-697 (2019).
C. Liu, H. Yu*, M. Wu* et al. Nature Commun. 9, 738 (2018).
J. Chen, H. Yu* et al. Phys. Rev. Lett. 120, 217202 (2018).
第一作者身份:
H. Yu et al. Adv. Funct. Mater. 32, 2203466 (2022).
H. Yu, J. Xiao and H. Schultheiss, Physics Reports 905, 1-59 (2021).
H. Yu et al. Nature Commun. 7, 11255 (2016).
H. Yu et al. Nature Commun. 4, 2702 (2013).
H. Yu et al. Phys. Rev. Lett. 104, 146601 (2010).
[1]自旋波电子学: 自旋波(Spin wave)是电子自旋集体进动的模式,其量子化被称为 (Magnon)。自旋波可以在没有电荷移动的情况下传输自旋信息,从而根本性的避了高集成的微纳电子器件中的热耗散。因此,自旋波在下一代超低功耗自旋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课题组利用磁性纳米线结构激发超短波长自旋波,目前保持实验相干激发最短波长自旋波的记录(波长50纳米)。 合作单位包括: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适合专业(电子、物理等相关专业),适合硕士、博士培养以及出国深造(主要面向瑞士、法国等)。
[2]自旋热电子学 该方向研究电子自旋、电荷以及热效应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是自旋电子学和热电效应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自旋依赖塞贝克效应、反常能斯特效应、热自旋转移矩阵等。目前实验室该研究方向课题由07年诺奖得主Albert Fert教授亲自给予指导。 合作单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法国萨克雷大学、新西兰惠灵顿大学、日本理化所、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适合硕士、博士培养以及出国深造(主要面向瑞士、新西兰),适合专业(电子,物理、材料)。
团队目前主要两个方向,自旋波方向研究和自旋卡诺电子学。目前整个团队共有10人,其中有德国籍博士后一名,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中国籍博士后一名,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籍博士生一名,本科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孟加拉籍博士生一名,为孟加拉达卡大学在职教师;另有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2名;直博大四本科生一名。
团队具有国际视野,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国内国际顶级科研团队保持密切的合作交流:尤其是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新西兰惠灵顿大学,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等国外顶级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顶级科研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此外,本团队在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费尔研究院的框架下组织、参与了多场次国际会议并报告本组研究进展,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取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取得越来越突出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