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chenziyu/zh_CN/index.htm
早期开展了钡/锶铁氧体、铁基氮化物粉末体系,Gd-Fe-Co/Tb-Fe-Co薄膜体系,Fe-Co、Pt-Co等纳米线体系的研究工作,探索相应的磁性颗粒、薄膜、纳米点/线有序阵列材料的物性随制备条件、成分等的变化规律,寻找微观参量与宏观物性之间的关系,获得适合超高密度磁记录/磁光记录的新材料。
2000年后曾开展L10型FePt基纳米复合薄膜非外延制备法和垂直取向机理研究,深入理解低维体系的磁各向异性和磁矩增强效应,加深对磁性物理的理解,为数字存储的微型化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
目前开展低维磁性纳米体系的输运特性、磁各向异性等新颖现象研究,尝试诠释其物理机制。此外,基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项目的研究专题还涉及极微弱磁场的检测方法与技术,磁屏蔽技术与器件,自旋调控与输运等研究课题。
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在钡铁氧体微粉研究中, 提出钡铁氧体纳米微粉的形貌与尺寸控制机理;在Fe4N和(Fe1-xNix)4N的穆斯堡尔谱研究中,将实验和理论结果比较,使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获得高饱和磁化强度和高矫顽力的高密度磁记录微粉介质;对FeCo纳米线阵列,结合穆斯堡尔谱学研究和宏观磁性表征表明其磁性机制为球链模型,Phys. Rev. B审稿人评价为“原创性成果”。在L10型Fe/CoPt基纳米复合体系中,发现随Fe/CoPt尺度的减小,材料显示出大尺度下所没有的磁各向异性和磁矩增强效应。这些工作对从原子尺度上了解磁性来源,理解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阐明微观磁性与宏观磁性的关系,改进磁性材料的性能、寻找新材料提供了依据。在Fe超薄膜的研究中,与中科院物理所成昭华研究员课题组合作,提出了加热电流调控磁各向异性的新方法、以及采用各向异性磁电阻测量精确找出不同磁各向异性常数贡献的新方法。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