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 Lin
Personal Homepage
Personal Profile

跟关心团队和个人发展的朋友汇报一下进展。

关于我个人

❤ 教育经历

2017年11月,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是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2018年01月,加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很荣幸的跟着合作导师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21年01月,全职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准聘副教授,龚胜平老师因工作调动入职北航,与宇航学院师鹏老师(宇航学院副院长),组成一个新的课题组,合作培养学生。

❤ 学术研究

入职以来,身份从学生转换为老师,工作从单干切换到带团队,我也在不断调整和摸索自己的学术方向,在研究特色和解决温饱之间疯狂优化。

依托力学、控制和智能的多学科交叉背景,本人近年来研究聚焦于经典力学/控制知识手段和人工智能数据手段的创新融合,重点攻关飞行器在复杂飞行环境下动力学建模精度不足和控制性能不足的两个难题,目前稳定两个主要学术方向:

第一、航天动力学在线增量学习:主要技术难题包括:模型高效表征,模型稳定学习,模型置信评估;创新理念方面:我们致力于创新融合第一原理知识和有限测量飞行数据实现模型又快又好的学习,并给出置信评价;研究目标方面,我们希望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数据驱动下对象持续化模型和运动认知能力。

第二、航天器智能优化控制主要技术难题包括:安全稳定控制、实时最优控制、模型强化学习;创新理念方面:我们致力于创新融合稳定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智能学习方法突破飞行器最优控制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应用瓶颈,实现又稳又优的在线飞行;研究目标方面,我们希望发展鲁棒最优学习控制理论,赋能飞行器更强大脑。

❤ 代表成果

截至到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JCR Q1 22篇),连续两年入选Stanford/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目前学生慢慢成长起来,我个人SCI通讯论文每年稳定在4-6篇左右。

2025年:获得中国力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25年:主持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

2025年:指导学生获得冯如杯一等奖、北京市挑战杯一等奖、北京市互联网+一等奖。

2024年:指导学生获得冯如杯二等奖。

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冯如杯一等奖。

2021年:主持国家级领域基金1项

关于我们团队

❤ 老师情况

目前团队紧耦合的有四名老师:龚胜平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师鹏教授(宇航学院副院长)、武迪副教授和我。

跟团队关系要好的老师就不一一列举了。

❤ 招生情况

得益于龚老师和师老师盛名在外,课题组近年来生源非常不错,研究生名额基本都用在保研阶段。

科学研究需要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本科学业成绩是重要参考,但不是全部,我们对加入课题组的学生一视同仁,打心里觉得大家同样优秀。

为了跟想进组的朋友说明情况,历届学生是一个重要参考,因此这里还是很俗气的把部分学生情况进行举例说明(没提到的学生不要桑心哈,全写我嫌累啊,主要列跟我相关的学生,龚老师和师老师学生数目更多、排名更加靠前):

2025年:梅既澜(硕转博)、岳佳暄(未来空天专业第一?)、吴小彤(未来空天)、朱子豪(项目制育人)刘舞洋(5专业第5)、史运翰(2专业第3)

2024年:王翰(硕转博)、陈东和(硕转博)、彭钰斌(北航拔尖力学班/直博推免)、张津凯(航空学院强基班专业第一/硕士推免)、张泽凯(二专业第五/硕士推免

2023年:王澜谖(航空学院/硕士推免),黎俊杰(卓工推免),提前入组本科生有大三张宗正(一专业第一/保送清华/冯如杯一等奖)、大二蔡宇轩(一专业第一/保送清华/冯如杯二等奖)

2022年:付树悦(高工第一/沈元奖章/直博),彭一晗(一专业第一/直博),陈东和(航空学院5/255/硕士)

2021年:渠超然(直博/一专业第二)、郑腾杰(直博/)、徐梓琪(四专业第二/硕士)、王翰(中山大学专业第二/硕士)

2020年:李文博(直博/宇航全院第二)

❤ 团队风格

基本原则:与学生交朋友、以学生成长为目的,打造积极努力、乐观融洽的学术型科研团队~

学术建设方面:坚决摒弃以项目为导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耐住寂寞和敢啃硬骨头,打造国际领先学术型团队~

学生培养方面与学生交朋友,保持沟通畅达;以学术方向发展为导向,与学生一道确立个人成长路线;积极辅助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学术跟踪和解决能力、碎片化学习能力、任务管理能力,与学生一道成长~

团队管理方面课题组目前配备2名专职科研秘书,尽量不让学生盖一个章是我们的目标;定期组织组会和讨论班,深度参与学生的科研技术细节;积极支持学生外出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

文体娱乐方面:定期组织体育活动、看电影、聚餐、郊游等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活动~

常年招聘博士后,理工科专业不限,承诺提供纯free的科研环境,全力支持产出代表性研究成果~

招收要求:积极乐观、数学基础较好、自我约束强,学术发展目标明确,较强的学术探索欲望和团队奉献精神;我们致力于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学术攀登者和奋斗者,如果你不喜欢挑战和压力,错过可能是你我最好的选择~

PS: 具体学生怎么评价团队,可以跟组内学生旁敲侧击,也希望他们坦诚以待,知无不言~






  • Educational Experience
  • Work Experience
2014-9 | 2017-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2011-9 | 2014-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Study as Master's Candidates
  •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2007-9 | 2011-6
  • 山东大学
  •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graduated
  • Bachelo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2021-1 | 2099-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宇航学院
  • 副教授
  • 副教授

2018-1 | 2021-1
  • 清华大学
  • 航天航空学院
  • 博士后
  • 合作导师 李俊峰、宝音贺西、蒋方华、龚胜平

  • Social Affiliations
  • 《空天防御》青年编委

  •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审稿人

  • 《Acta Astronautica》审稿人

  •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审稿人

  •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审稿人

Personal informa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E-Mail:

Date of Employment:2021-01-18

School/Department:宇航学院

Education Level:博士研究生

Business Address:北航沙河校区

Gender:Male

Degree: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Status:Employed

Alma Mater: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Discipline:Mechanics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nors and Titles:

北航青年拔尖人才  2021

电子邮件 :

谷歌学术 :

You are visitors

The Last Update Time : ..


Research Group
Copyright © 2022 Bei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37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R. China, 100191.
Tel: +86-10-82317114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