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孙康文,1980年生,安徽合肥人,2003-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获得博士学位。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访问学者,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天临空地海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主要从事太阳能飞行器总体设计与性能评估、太阳能源系统优化配置与自主管理技术研究。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主持国家“863”项目3项,参与国家“863”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重点)1项,航天支撑技术基金项目1项,参与原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1项。2017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12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14篇;EI 15篇;2016年中国浮空器大会优秀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已获授权专利15项(含国防专利2项,其中5项已获转化)。
目前为国家级精品课“飞机总体设计”主讲教师之一,“飞机设计导论(概论)”、“飞行器适航基础”主讲教师,主编教材《航空器适航基础》(“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作为副主编参编教材《飞机总体设计》(已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7人已毕业,其中1人获得“航院之星”称号)、协助指导博士生2人。指导学生在太阳能类飞行器科技竞赛方面取得多项成绩,先后获评第21、24届“冯如杯”优秀指导教师,第7届、第9届“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罗麦杯”第三届、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第三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赛创意奖指导教师。2018年北航学院“优秀导师”。
教育经历
[1] 2003.9-2009.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飞行器设计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期间师从黄俊教授,研一结束后,申请硕博连读,师从武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总体方案评估体系及方法研究、新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2007年获得“何庆芝”奖学金。
[2] 1999.9-2003.6
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Bachelor's Degree
|
大学本科毕业
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曾任99050B1班团支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学生办公室主任,2003年获“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工作经历
[1] 2017.12-2018.12
Cranfield University
|
访问学者
一线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支持项目
[2] 2009.12-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
|
青年骨干教师
飞行器设计专业骨干教师、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两大先进飞行器系统创新团队技术骨干
社会兼职
-
[1] 2018.9-2019.5
第一届“联合杯”大学生先进飞行器总体设计竞赛组委会副主任 -
[2] 2017.7-至今
中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高级专家 -
[3] 2019.10-至今
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会委员 -
[4] 2018.3-至今
IEEE member
研究方向
[1] 太阳能类新能源飞行器综合方案设计与分析:作为现代飞行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太阳能飞行器除需要考虑传统飞行器的升重平衡、推阻平衡影响外,还需考虑满足长时运行条件下的能量平衡。而以太阳能源为主体的能量平衡,需要综合考虑维度、季节、飞行姿态等多种参数影响,因而总体方案分析时耦合因素多、指标参数复杂。相关研究包括太阳能飞行器参数化建模、系统动态特性仿真、方案综合优化及整体性能评估等。
[2] 飞行器新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主要涵盖对太阳能电池阵、储能锂电池堆、DC/DC直流变换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的参数化建模及特性仿真,以构建完整的太阳能循环能源系统仿真平台。与此同时,结合相关电学知识、结构力学知识、飞行器设计知识,开展相关能源部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特性分析,探索相关设计方案、仿真分析数据在新概念平台设计中的可用性和应用优势。
[3] 飞行器总体方案评估体系及方法研究:根据飞行器应用领域特点和技术指标要求,构建飞行器总体方案评估的性能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关指标的评价方法和分析模型。本研究的难点在于,针对飞行器这样一种高度复杂的综合系统,在建立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等级性评价指标时,需充分考虑指标间的有效解耦,并对等级的阶数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系统分析的难度和复杂度。
联系方式
[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