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研究领域:空间物理,空间等离子体
Research area: Space physics, Space plasma
学习经历:
2011-2015,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学士
2018-2019,瑞典空间物理研究院,空间物理,联合培养博士
2015-20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科学,博士
Education:
2011-2015, B.S.,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hermal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8-2019, Joint-Ph.D., Swedish Institute of Space Physics, Space Physics
2015-2020, Ph.D., Beihang University, Space Physics
工作经历:
2020.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20.12-Present, Beih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pace and Enviroment, Associate Professor
获奖情况:
2017年全国日地空间物理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2018年全国地球科学联合年会学生优秀论文奖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博士学术基金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2017:Young Scientist Award of 17th National Solar-Terrestrial Conference
2018: Young Scientist Award of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Geoscience Union
2018: Excellence Foundation of BUAA for PhD students
科研成果:
利用卫星探测数据,对地球磁层高速流锋面的多尺度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迄今共发表SCI论文近30篇,总引用近400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GRL, APJL, APJ和JGR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 (包含Q1区9篇和Q2区2篇),被引用200余次。主要创新成果和评价如下:
成果1:首次解释和命名了高速流锋面后电子Rolling-pin分布
(Liu et al., 2017a/GRL; 2017b/JGR; 2019a/APJL; 2020/JGR)
提出了一个分析电子加速的新思路和方法(Liu et al., 2017b; 2019a),并利用它首次解释了高速流锋面后电子的一种新型速度分布形成,并将其命名为”Rolling-pin”分布。文章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并被期刊编辑选为当期特色论文(Featured Article),放在官网首页介绍。国内外同行将本论文作为阐释Rolling-pin分布的经典论文。这也是空间物理学界第一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粒子速度分布。
成果2:提出了锋面后电子速度分布快速时变的磁镜束缚-回旋减速协同机制
(Liu et al., 2017c/GRL; 2018a/APJ)
锋面后电子速度分布的时间演化对高能电子产生有重要影响。本人利用卫星探测数据首次发现了锋面处电子速度快速时变现象,首次提出了解释该现象的磁镜束缚-回旋减速协同机制,文章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和Astrophysical Journal。我们提出的磁镜束缚-回旋减速协同机制被国内外同行认可,并用以解释其他观察现象,如磁鞘区中磁洞演化; 太阳风中电子加速等。
成果3:发现了锋面处精细结构驱动的全新微观尺度物理现象
(Liu et al., 2018b/GRL; 2018c/GRL; 2018d/APJ; 2019b/GRL; 2019c/APJ)
利用高精度卫星数据,首次发现了离子尺度电子高速流和螺旋型磁零点,电子尺度电磁场精细结构和放射型磁零点,德拜尺度静电波动,以及跨尺度耦合现象。3篇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其中2篇文章的引用次数在该期刊2018年度空间物理所有文章中分别排名第1和第2;2篇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我们在德拜尺度等微观尺度上开展的偶极化锋面创新研究,揭示了新的物理现象,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学术界在这新方向迅速跟进,众多来自欧美等国的科学家对我们首次发现的新现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观察研究。
研究方向
[1] 空间物理,空间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