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士,1999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2000年-2001年,受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赴UMIST大学作访问学者,2005年-2009年受英国EPSRC资助,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任助理研究员。2010年1月回国工作。系《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2014-2019)、《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编委(2024-)、英文期刊《Measurement:Energy》和《Measurement:Digitalizationt》副主编。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能源与热物理学会、北京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美国AIChE和IEEE会员,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RS - 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获得者(2017年)。多年从事数值计算、实验测量和软件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相流反应过程(气-固、气-液)数值计算和测量;流化床干燥过程系统模拟、优化和控制;过程层析成像和三维图形软件开发;药品混合加湿、包衣和干燥过程测量和监控。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EPSRC 和TSB资助项目,研究项目主要涉及到能源、石油、化工和药品等工业过程。研究成果获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9年英国电气工程师(IET)学会创新奖提名、2016年获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2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发表SCI收录国际期刊论文90多篇(包括AIChE,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Powder Technology等本领域重要期刊),国际会议论文60多篇,论文他引1000多次,SCI他引超过700次。2008年获过程层析成像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培养研究生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会议“青年学者陈学俊优秀论文奖”、2017年IEEE IST优秀论文奖。获中国发明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系AIChE、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Powder Technology,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EEE Sensor Journal,IEEE Transaction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等40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奖通讯评审人。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委员和分会主席,包括CFB11、WCPT7、WCIPT7、APT2015、ICMF2016、IEEE IST系列会议。多次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包括:2015年亚洲颗粒技术会议(APT2015)、2018年国际颗粒技术大会(WCPT8)、2019年国际流态化会议(FLUIDIZATION XVI)、2021年中英颗粒论坛(PTF8)、2024年CFB14国际会议、2024年APT亚洲颗粒技术大会、2025年FBC25国际会议。应邀在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肯特大学、克莱菲尔德大学、赫尔瓦特大学、马来西亚石油大学多次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到2025年为止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6名,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赫尔瓦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4名,培养研究生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四维动力”、“国家奖学金”、工程热物理学会“陈学俊青年学者”优秀论文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