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taoyong/zh_CN/index.htm
河北新乐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兼任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战略发展部部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专家委委员、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工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制造业自动化》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为《嵌入式系统》、《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参与申请与开展北航MOOC研究生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践”,并主编《机器人学及其应用---导论》、《智能机器人创新热点与趋势》;指导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硕士毕业论文,并在航空制造机器人机械臂的数字化设计、仿真优化,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集成开发平台,基于视觉的航空制造机器人智能抓取、人机协作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环境建模,基于多传感器的航空制造焊接机器人、机器人磨削抛光工作站的智能控制等方面对博士、硕士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主要研究工作概述
主要从事航空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控制与集成、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集成开发、航空发展战略等领域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搬运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设计平台、发动机配件打磨/去毛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人机协作机器人“感知-决策”智能控制方法、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等。在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EI/ISTP收录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6项。出版专著2本《机器人学及其应用---导论》、《智能机器人创新热点与趋势》。参加编写《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基于ARM微处理器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第3版)》、《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基于XScale与Linux》等教材。
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人完成了科技部863计划重点项目“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设计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具有生物体肌肉特性的可变刚度弹性驱动机械臂”;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正在开展国家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程序集成开发平台”重大项目的研究;并先后参加了国家支撑计划“工程机械大型关键结构件智能焊接生产线”、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医药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北京市科委“物流机器人成套系统关键装备研发与整线集成” 重点课等重大项目研究,在航空制造机器人先进控制技术与集成应用研究方面,参与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搬运机器人样机及嵌入式控制器,并在自动化生产线、发动机缸盖生产线进行测试和应用;研制了面向飞机机身对接装配的柔性轨道钻孔机器人,并在飞机装配制造企业进行测试。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  大学本科(简称“大学”)  学士 本科学习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硕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任教 留校任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后 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 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专家委委员
[2]. 2022.10 -- 至今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3]. 2016.9 -- 2022.12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4]. 2021.5 -- 至今中国通信学会工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
[5]. 2018.8 -- 2024.9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