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shi.buaa.edu.cn/shirongye/zh_CN/index.htm
石荣晔,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曾于2019年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Manuela M. Veloso (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ACM/AAAI/AAAS Fellow)和Peter Steenkiste (IEEE Fellow)。2019~2020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师从Xuan Di和Qiang Du (AAAS Fellow)。长期从事领域知识内嵌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研究,在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多智能体系统、强化学习及其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以“领域知识+人工智能”为创新导向,从数据效率、可解释性、可拓展性等维度解决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场景中融合深度不足、应用广度受限的问题。已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AAAI、IEEE TITS、ACM TOIS、IEEE TASE、ICRA等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领域的顶级会议/期刊,主持多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子课题、国自然等高水平纵向项目。
代表性荣誉如下:
1)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原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2019美国亚马逊AWS机器学习研究奖
3)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4)2022华为“创新先锋”总裁奖
5)华为交通系统建模与算法领域“助理首席专家”
6)2022首届北京智慧交通开放创新大赛一等奖
其他奖项包括:GLSVLSI 2017会议最佳论文奖、NSF UCC/BDCAT旅行奖、John Bardeen Research Award、ICML (Top 10%) Outstanding Reviewers等,相关工作被福布斯(Forbes)、ScienceDaily、机器之心等主流科技资讯平台报道。
曾担任ECML-PKDD 2021、IEEE ICHMS 2020/2021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ITSC 2018 Regular Session共同主席,担任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PAMI)、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TNNLS)等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以及ICML、NeurIPS、KDD等国际会议审稿人。担任IEEE和ACM会员,CCF、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会员及专委会委员等。
教学方面担任本科生、研究生毕设指导教师,曾获评北京市普通高校本科毕设优秀指导教师;承担群体智能等核心专业课,获第三届“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个人主页:https://rongyeshi.github.io
北京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副教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任工程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工学院 博士后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