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

教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职务:Professor

学历:博士研究生

办公地点:新主楼F622

在职信息:在职

个人简介

王向荣,博士,2009年和2011年分别获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学士和硕士学位,2015年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在美国维拉诺瓦大学高级通信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10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近年来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工信部无线电频谱监测项目,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新星交叉项目,核心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IEEE高级会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2016年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年入选北航拔尖人才计划,2022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22年度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22年度欧盟“地平线”杰出人才计划玛丽居里学者,获2023年度IEEE 航空电子系统协会(AESS)Barry Carlton Award,IEEE 航空电子系统协会 Digtinguished Lecture(2025-2026)。


研究方向:通感一体化(ISAC)


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ISAC)通过共享频谱、硬件和算法资源,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的深度融合。其核心目标是在同一套系统中同时完成信息传输和环境感知,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以及工业物联网、6G通信等领域提供核心支撑,通过“一网多能”设计,为低空经济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底座。随着政策支持(如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技术突破(如5G-A通感基站商用),两者协同将推动无人机物流、智慧城市等场景规模化落地,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1.jpg



该方向是新兴热门研究方向,容易出成果。有意申请本课题组硕士、博士的同学请直接发邮件至xrwang@buaa.edu.cn。

教育经历

[1] 2005.9-2009.7
南京理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大学本科毕业 | 学士学位
[2] 2009.7-2011.7
南京理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硕士学位
[3] 2011.7-2015.7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16.2-2016.8
 美国维拉诺瓦大学  | 博士后 
[2] 2015.10-2015.1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 博士后 
[3] 2024.1-2025.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社会兼职

[1]2019.7-2025.2
学术兼职:
Committee Member of IEEE SAM TC;
Member of IEEE Signal Processing Education Center Editorial Board;
Associate Edito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Radar Systems;
Associate Editor of Elsevi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空管信号处理团队

团队介绍:

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雷达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通感一体化等。团队采用个性化培养风格,针对每位同学的特点和优点,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让每位同学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有意申请本课题组硕士、博士的同学请直接发邮件至xrwang@buaa.edu.cn。